【节气养生】立春除了吃春饼、包饺子还要注意三点
今天23时34分,我们将迎来农历鸡年第一个节气——立春。
立春是从天文上上来划分的,即太阳到达黄经315°时。立春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
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时至立春,人们会明显感觉到白天变长了,太阳也暖和多了,气温、日照、降水趋于上升或增多。故立春养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宜“早睡养肝”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意思是说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不可违背它,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违背了这种方法,就会损伤肝,这是因为春天生养的基础。因此,春季以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为养生方法。
自然界燥气压迫形成体内郁火。郁火是阳气旺盛,不得宣发,闭郁而发。它属于体内邪气。邪气太盛进入脏腑,百病开始横生。
2、宜“防风”
立春后的气候特征是以风气为主令,而风邪既可单独作为致病因素,也常与其他邪气兼夹为病,当风邪侵袭人体后,一是侵犯上焦肺,特别是初春,天气由寒转暖,在人体阳气初生时,温热毒邪也开始活跃,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如现代医学所说的流感、流脑、麻疹、猩红热、肺炎也多有发生和流行。二是病变范围广,风邪善行数变,变化无定,上下窜扰,逆上可直达额顶,犯下可侵腰膝;三是“风胜则动”,凡见肢体运行异常,如抽搐、痉挛、颤抖、角弓反张、颈项强直等往往责之于风邪致病。
3、不要过早减衣
“春不减衣,秋不戴帽”。立春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文:国家级名老中医、辽宁省名老中医李铁学术经验继承人 周正国
专业擅长: 中医养生、急、慢性脑血管病、睡眠及心理障碍、卒中后焦虑、抑郁及血管性痴呆的的理论与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