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大雪瑞丰 兰草萌新
大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更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其时视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月令七十二侯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大雪时节分为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故大雪养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宜“御寒保暖”
大雪时节,天气严寒,寒气凛冽,对于年幼高龄或体虚之人,容易感受风寒邪气,而寒邪容易伤人阳气,在《伤寒杂病论》中说到“寒之为病,肾先受之,其客于五脏之间,脉引而痛;若客于八虚之室,则恶血住留,积久不去,变而成著。”八虚之室就是我们的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及膝关节等八个大关节所在的部位,中医认为人体感受风寒后,邪气容易藏匿在这些部位,这也是老年人多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病的原因,即俗话说的“老寒腿”。所以从大雪节气起尤其要做好御寒保暖,防止感冒的发生。
2、宜“养阴平补”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冬养阴是说养生要顺应秋冬的自然规律,顺应阳气的潜藏为主,饮食方面可根据个人体质情况,适当进食温补类食物,以补肾滋补类为主,黑色类食物首选,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其次是血肉有情之品,如羊肉、牛肉、狗肉等,水果则以坚果类为主,如腰果、栗子、核桃、松仁等,而多汁类水果则少吃或不吃,如葡萄、雪梨等。
3、宜“温阳暖足”
俗话说:“人老脚先衰,树老根先竭”。大雪之时,“寒从脚下起”,损伤阳气较重。说明人体的下肢容易先衰老,所以保护我们的双足尤其重要,在严寒的冬季更显得异常重要,除了穿袜、棉鞋等防寒保暖外,尚可每日用中药煮水沐足,如家常用的花椒、生姜、艾叶,取适量沐足能起到很好的护脚作用,且人体脚底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沐足可以刺激相应的穴位从而起到保健养生的功效。
文:国家级名老中医、辽宁省名老中医李铁学术经验继承人 周正国
周正国 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擅长中医养生、急、慢性脑血管病、睡眠及心理障碍、卒中后焦虑、抑郁及血管性痴呆的的理论与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