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咳痰喘,冬天不好过?专家支招慢阻肺防治

发布时间:2023-11-20 浏览量:

 咳痰喘,冬天不好过?专家支招慢阻肺防治

        冬季天气寒冷,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季节。而在众多的呼吸道疾病当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则可说是“难过冬”的疾病,应及早重视,做好防护。
        慢阻肺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是一种常见、可预防、可治疗,目前尚不能完全治愈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我国居民死因排序中位列第3,已经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慢性疾病。
        在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的报道中,慢阻肺是全球第3大死因,仅2019年就造成323万人死亡。GBD(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预测,2040年慢阻肺预计会造成中国9.27%的死亡率。

得了慢阻肺会出现哪些症状

1.慢性咳嗽、咯痰。每年咳嗽、咯痰时间在3个月且持续2年以上,以清晨咳嗽、咯白色黏液痰居多。
2.气短或呼吸困难是典型症状,早期是在从事体力劳动时出现,随着病情加重,会影响日常生活。
3.部分患者尤其是重度肺功能受损、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患者会出现喘息。

怎样知道自己是不是患上了慢阻肺

        想要明确是否患有慢阻肺,需要到医院做一个肺功能检查以及支气管舒张试验。
        如果有比较突出的危险因素,比如长期抽烟、年龄在40岁以上、有长期的慢性呼吸道症状,同时还有出现明显的活动耐力下降,这时候要警惕可能是患上了慢阻肺。

得了慢阻肺该怎么治


1.不吸烟,重防护
主动吸烟、二手烟都会提高慢阻肺患者急性发病的风险。所以,慢阻肺患者必须戒烟。从事相关工作的人群需要做好职业防护,减少油烟、有害烟雾粉尘的吸入。

2.遵医嘱,慎停药
中医认为,慢阻肺属于肺胀范畴,病情常反复发作、逐渐加重。绝不能擅自停药和减药。慢阻肺虽难以治愈,但可防可控,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创建独特的中西医结合慢阻肺防治模式:稳定期通过补肺、健脾、益肾、化痰、祛瘀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加重;急性加重期,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通过祛痰、逐瘀、化湿、宣肺,兼顾健脾和胃,辩证使用中药饮片内服和中医外治法,如穴位贴敷、中药离子导入、中药雾化、中药热奄敷、药罐、呼吸神经肌肉电刺激等进行治疗、调理,致力于让患者畅通气道、畅快呼吸。
3.接种疫苗
呼吸道感染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重要因素。可接种流感疫苗等预防感冒,降低急性呼吸道感染加重风险。

4.勤锻炼,强免疫
注意生活饮食调理和适度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慢阻肺患者适当做有氧运动、肺康复锻炼等,可增强心肺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5.氧疗
吸氧可以提高动脉血氧分压,纠正缺氧。吸氧分低流量和高流量,医生会根据慢阻肺患者的情况和动脉血气结果,处方氧疗方案。

6.家庭无创通气
长期缺氧、一动就喘,甚至静息状态下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以使用无创呼吸机,缓解呼吸肌疲劳,增加潮气量,改善呼吸困难症状,减少急性加重和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