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赛后如何迅速恢复?医生说这三点要注意
金秋十月,海风清甜,醉美大连。10月15日,第33届马拉松赛鸣枪开跑, 3万名马拉松参赛者冲出起跑线,带着欢乐、伴着美景,一路激情奔跑。
马拉松是一项高强度的长跑比赛,每位参赛者的肌肉、韧带、骨骼、心肺功能甚至身体的每一部分都将面临生理学方面的严峻挑战。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中心医生王昭琦表示,如果在赛后不进行恢复和调整,就会导致恢复不足,疲劳期延长,竞技状态和训练质量下降,甚至可能引起更严重的身体损伤,所以赛后恢复是非常有必要的。
01冷热敷交替 缓解肌肉酸疼
“赛后拉伸放松、及时补充电解质和蛋白质可以减轻肌肉酸痛。”王昭琦表示,很多人认为,赛后的浑身酸痛是乳酸堆积过多,其实乳酸堆积的酸痛通常在运动后几小时内就会消失,而运动后1-3天迟发性肌肉酸痛现象,是大运动量与高强度下,进行大量的肌肉离心收缩运动,造成肌肉纤维的轻微断裂伤害(良性的撕裂),因而引发疼痛。所以越早脱离乳酸的影响,就越早进入常态的肌肉修复期。这些肌肉需要最少一周的时间重新长好,另外在长时间运动后身体要产生许多代谢的废物,这些废物的排出也要大概3到4天的时间。
如何减轻这种赛后引起的肌肉酸疼?
王昭琦建议,可以采用24小时内冰敷,48小时后热敷,包括按摩、桑拿、外用药等可同时进行的方法,“刚跑完不建议采取泡澡或者蒸桑拿等方式放松,也切忌在大汗淋漓的情况下贸然冰敷。”冰敷主要是让局部充血水肿的部位血管收缩,不再渗出到组织,同时加快排出代谢产物。建议家中冰箱常备冰袋,运动后脚踝、膝关节或任何疼痛部位冰敷。
02清淡饮食 避免胃肠负担过重
长跑过后,参赛者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可能会感觉缺乏能量,正常糖元的恢复要3到5天。“由于跑马时,血液集中供给于肌肉,胃肠长时间处于缺血状态,赛后一般胃口并不会太好。”王昭琦建议参赛者,赛后最好选择营养均衡的饭菜,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如米饭、馒头、面条等,以及蔬菜水果的摄入。
值得注意的是,赛后“大吃一顿不可取”,这在某种程度上只会增加机体的负担,因为赛后胃肠消化功能并未完全恢复,就餐应当选择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减少油腻大荤摄入,可以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虾类,同时要预防暴饮暴食,消化不良引发的腹泻。
03适度休息 运动重启要循序渐进
在马拉松比赛前,很多人为了保持状态,都会提前循序渐进进行锻炼,而一跑完,很多人就觉得解脱了,而有的人为了能够尽快恢复,就一下子进入待着不动的状态,这实际上都是不正确的想法。王昭琦介绍,赛后休息不代表不能跑或不能参加锻炼,只要坚持短途的轻松跑或交叉训练,身体仍然是在恢复当中。赛后两三天,如果感觉肌肉没那么酸痛了,最好进行恢复性慢跑,这样做有利于及时消除高强度负荷给肌肉带来的逆转性变化,有助于肌肉完全恢复正常。
医生提醒,如果长时间感到疼痛,就表示你可能在马拉松中受伤了,尝试自行车、游泳等其他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果疼痛很严重,就需要完全休息并看及时看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