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胡吃海喝易上火?别怕,这里有妙招!
虎跃龙腾逢盛世,迎春纳福中国年。又一年的除夕将近,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推杯换盏,把酒言欢贺新年!吃些小零食、熬夜追剧看综艺,一小不心就容易“引火上身”,轻则口腔溃疡、脸上起痘痘,重则会血压升高、头晕目眩。在此,市二院脑病传承工作室、泡南社区的周正国主任给大家奉上一些食疗小妙招,让大家轻轻松松吃掉身体内的火气,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一年。
早餐一碗荞麦粥
粥不仅是一种食物,还具有药膳的辅助治疗作用。中医有言:“脾胃旺,则四季不受邪”,佳节伤肠胃、劳身心,以开胃养胃,助消化、清肠的小米、荞麦为原料,配红枣、莲子、百合、生地熬粥,熬制一道口感清甜,养胃清肠,宁心安神的主食,对春节前固护脾胃,节后状态调整,都必有裨益。荞麦味苦、性甘,去火效果好,且其含有的黄酮成分还能抗菌、消炎、止咳、平喘、祛痰。苦荞茎、叶、花、果中所含芦丁,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作用。《本草纲目》载其,“降气宽肠,磨积滞,消热肿风痛,除白浊白带,脾积泄泻”。现代研究认为:荞麦可预防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视网膜出血等。
萝卜炖梨汤
春节期间无论是家宴还是聚会,无不尽享山珍海味,适时地加一道萝卜炖梨汤。可以化解油腻,开胃顺气。白梨性味微酸甘凉,能止咳化痰、养阴生津、滋润肺胃,主治咽干口燥、声音嘶哑、大便干结等。春节期间辛辣食物食用较多,空气干燥,湿度低,容易上火,适量食用可以去火,既可以生吃。白梨切片可与白萝卜等一起煮水,有清肺火、降肺气,养肺阴,祛肺燥的功效。不过需要了解的是,梨性寒凉,脾胃虚寒而致的大便稀溏、外感风寒而致的咳嗽痰白者忌用。
老鸭春笋汤
肉类因油脂较多而容易生火,多痰,让大家谈“肉”色变。但是,鸭肉性味甘、咸、平,微寒,功可滋阴补血、益气利水消肿。《食疗本草》:“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咳息惊”,尤其适宜于阴虚火旺或素为火体之人。吃鸭肉可保证摄入足够蛋白质,清凉不上火。尤其是与春笋一起炖,春笋不仅性凉能去火,还可以去除鸭肉腥味。春笋与老鸭的味道完美融合,汤醇味浓,油而不腻,脆生生地发掘出春味的极致。
饭后一杯菊花普洱茶
取少许菊花和适量的普洱茶放入碗中,先洗茶,即用沸水冲泡,15秒内倒掉茶水。再泡茶,即用沸水冲泡洗过的茶,可加冰糖,闷盖1分钟即可。菊花普洱茶既有菊花的清香,又有普洱茶的醇香,饭后饮用可以起到清肝明目、清热泄火的作用。对肝火旺盛引起的头晕目眩、目赤肿痛、眼睛干涩等症状有缓解作用。
春节是一个大团圆的日子,记得多和家人聊聊天,谈谈这一年的所见所闻。希望大家在喜庆的节日里,管住嘴、迈开腿,合理膳食,巧“吃”身体不上火,与家人一起度过一个红红火火,健康幸福的春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