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儿童“春节病”,备好“干货”过新年
一年一度最热闹的节日——春节即将到来,穿新衣、吃大餐、放鞭炮,家家欢天喜地、走亲访友、好不热闹。这时不要忽略了儿童的健康及安全问题,谨防“春节病”!
积食
积食可能是孩子一次性吃了过多的食物,也可能并没有吃特别多,而是零食吃得过多,吃的东西太杂或吃入过多油腻的食物了,这是积食发生的主要原因。积食不是小问题,它会增加孩子肠、胃、肾脏的负担,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家长应对方法
此时宝宝脾胃虚弱,不要胡乱用药,可以选择健脾开胃无副作用的食品进行食疗,如山药小米粥、山楂丸。
也可以进行推拿治疗:捏脊、揉中脘、摩涌泉等。
急性胃肠炎
多数为感染病毒或细菌所致,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急性胃肠炎症状,病情严重者还会出现高热、脱水、电解质紊乱、抽搐甚至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家长应对方法
调整饮食结构
暂停原有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稀粥、面条等,少食多餐;对于严重呕吐的儿童,根据情况,可暂禁食4—6小时。
口服补液
对于预防脱水或轻中度脱水,可以进行口服补液,推荐口服补液盐III(ORS III)。
药物治疗
可以给予肠道益生菌、胃肠黏膜保护剂、锌制剂及促消化的中成药物。
出现以下症状需及时前往医院
1.腹泻剧烈;
2.不能正常饮食;
3.频繁呕吐、无法口服给药;
4.高热(<3 月龄38℃以上,>3月龄39℃以上);
5.脱水体征明显,如明显口渴、眼凹、烦躁易激惹、萎靡;
6.便血;
7.年龄<6 月龄、有慢性病史、有合并症状;
8.腹痛剧烈,不能缓解。
上呼吸道感染
春节期间,少不了走亲访友、去游乐场、滑冰滑雪,人员聚集及流动性大大增加,加之天气寒冷,儿童抵抗力相对低下,难免出现发热、鼻塞、流涕、咽痛、咳嗽、乏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上感”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如我们熟知的鼻病毒、流感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等,仅少数是由细菌感染引起。
家长应对方法
1.注意休息,清淡饮食。
2.做好呼吸道隔离,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保持室温18-22℃,湿度50%-60%,以减少空气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
3.发热的处理:38.5℃以下可采用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温水擦浴、退热帖敷额头,同时让孩子多饮温水;如果体温超过38.5℃时可服用退热药,根据年龄选择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4.药物治疗:大多数“上感”为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不吃药也可以自愈。考虑流感病毒感染可尽早服用奥司他韦,对于鼻病毒等感染,可服用清热解毒类中成药,诊断细菌感染服用抗生素,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可对症口服止咳祛痰药。
5.如发生高热不退、喘息、气促、呼吸困难、口唇发绀、惊厥等症状时要立刻到医院就诊。
气管异物
G春节是气管异物发生几率最高的日子,小朋友们吃了不易嚼碎的食物后在一起玩耍、打闹、大哭、大笑,极易引发气管异物。气管异物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3岁以下最多,严重性取决于异物的性质和造成气道阻塞的程度,轻者可致肺部损害,重者可窒息死亡。异物种类很多,如果冻、瓜子、花生米、硬币、玩具零件、纽扣等。
家长应对方法
1.应急处理。可利用“海姆立克法”排出异物。
2.如果未能排出,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实施支气管镜检查及异物取出术。记住来院前不要给孩子喝水和吃东西,以便能及时安排手术。
3.对于意识丧失的患儿,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检查呼吸、心跳。如果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