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惧怕腰间盘手术?看看1cm切口的UBE新技术如何为患者“撑腰”

发布时间:2022-01-10 浏览量:

惧怕腰间盘手术?看看1cm切口的UBE新技术如何为患者“撑腰”

       今年48岁的张女士,自去年年初开始,时常会感觉到右腿疼痛。近几个月,疼痛加剧,导致她坐立不安、行走困难,对生活和工作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张女士在外院进行了保守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经朋友介绍,她慕名来到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就诊。

       脊柱外科慈元主任仔细检查后,诊断张女士为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因为腰椎管狭窄,压迫了支配腿的神经,所以导致了张女士剧烈的腿痛。要解决疼痛,保守治疗不再适用,需要手术解除对神经的压迫。脊柱外科团队经过认真讨论,详细评估患者病情后,结合患者微创手术意愿,决定舍弃传统手术方案,为患者实施微创脊柱内镜(UBE技术)下腰椎管减压、椎间盘髓核切除术。

       术中,慈元主任团队进行了精确的体表定位,在椎旁1.5cm、目标椎间隙上下各做1个1cm左右的手术切口,分别用于插入观察内镜和手术器械。在内镜辅助下,对狭窄的椎管进行扩大减压,解除了对神经的压迫,手术圆满成功。
       术后,张女士即刻感到右下肢疼痛症状明显缓解,第二天就能离床活动,困扰她多少个日夜的腿痛难题终于解决了,腿轻松了,整个人也轻松了。术后第三天,张女士就办理了出院手续,满意而归。

UBE技术简介

       UBE技术即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e technique”首字母的缩写,主要适用于腰椎管减压及融合术,同时也适用于各种颈椎、胸椎和腰椎的退变性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退变性腰椎滑脱症、颈椎病等。

相比传统治疗手段
UBE五大技术优势


1. 手术微创化,传统的腰椎手术方法需要做5-8cm左右的手术切口,且需要完整剥离椎旁肌方可显露手术部位。
UBE 技术无需广泛剥离椎旁肌,对软组织的损伤很小。术中仅需做两个1cm左右的手术切口,一个切口为观察通道,另一个切口为器械操作通道。
2. 相对于单通道的脊柱内镜技术,UBE技术在保证微创效果的同时,可以使用传统脊柱手术器械,因此手术效率更高,更符合脊柱外科医生的操作习惯,学习曲线更低。
3. UBE技术是在水介质中操作,因此视野更为清晰,安全性更高。
4. UBE技术可以进行镜下融合,更容易处理对侧狭窄的病变,使得手术方式更加灵活。
5. UBE技术明显减少X线透视次数,减轻了术中对医生的放射损伤。
本例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市二院脊柱外科在脊柱微创领域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扩展。随着手术技术的改进和经验的积累,市二院将为更多的受脊柱疾患困扰的患者提供更为安全、微创、快捷、有效的解决方案。

科室链接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是辽宁省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大连市一级重点学科。是一支拥有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医疗及护理团队,其中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医师2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11人。
       学科带头人慈元为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委,大连市骨质疏松与骨矿盐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运用微创手段治疗脊柱疾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颈椎病、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脊柱侧弯、脊柱结核及肿瘤的手术治疗有丰富的经验。

【诊疗范围】

       各种类型颈、腰部疼痛,颈、腰间盘突出症;各种类型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各种类型颈椎病;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脊柱创伤、脊柱结核、脊柱肿瘤等。

【诊疗特色】

       在国内早期开展了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等疾病。结合先进的蔡司显微镜及超声骨刀,用于微创治疗颈椎病及腰椎管狭窄症,完成了胸椎管狭窄的后路360度减压、脊柱畸形、结核和肿瘤等脊柱高难度手术。
       率先在国内开展了椎体成形的新技术椎体内支架(VBS)技术。自行研发的经椎间孔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技术打开了重度Kummell病微创治疗的禁区。积极开展微创脊柱内镜技术(PELD、UBE)、经皮穿刺椎间盘射频消融术及微创小切口、通道下腰椎减压融合术(MISTLIF术)、mini-open切口的腰椎减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应用3D打印技术、现代三维矫正技术对各种脊柱侧弯、后凸畸形进行系列化、个体化治疗。
       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采取分阶段、分类型的个体化、阶梯化方案治疗颈椎病、颈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症等脊柱疾病,应用针灸、拔罐、中药塌渍、烤电理疗等中医康复手段,配合中西药物进行抗炎、消除水肿、舒筋通络等治疗,取得良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