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高达24.6%!4个孩子中就有1个……哪些信号是孩子在求救?

发布时间:2023-10-08 浏览量:

 高达24.6%!4个孩子中就有1个……哪些信号是孩子在求救?

       2023年10月10日是第30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事关全民健康、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而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频发,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研究显示

       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为17.2%,重度抑郁为7.4%。分年龄段来看,青少年抑郁检出率随年级的升高而升高,有部分孩子长期处于情绪低谷。

认清这些情绪的“坏天气”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为智力发育正常、喜学爱问、情感丰富、情绪开朗、行为活泼而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合群、乐群、能适应集体生活,能与同伴友好相处等。当孩子们出现以下心理问题,家长应注意:
*心情持续低落,不开心;
*长期感到焦虑、紧张、心慌;
*发作性出现心慌、恐惧、害怕;
*反复回忆、检查、洗手;
*与人交流、演讲、开会时紧张、恐惧;
*经常身体不适又查不出原因;
*失眠;
*敏感多疑、行为异常。

驱散“阴云” 自我调适有方


       儿童与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厌学、考试焦虑、学习疲惫、烦恼、逆反心理、网络成瘾等。面对这些问题,可以采用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进行疏导:
1、深呼吸
当处于压力状态时,要放慢呼吸,同时尽量往后卷舌,建议情绪波动时,深呼吸并耐住性子等6秒钟,等情绪平稳,能够冷静思考时,再去做决定。
2、积极心理暗示
同样经历焦虑和抑郁,能主动发现积极一面的学生,比只会哭着发泄的人能更快走出来,每天早上出门前,不妨对着镜子笑一笑,告诉自己今天很快乐。
3、听音乐
听音乐可以促进心理健康,让人放松、同时还可以通过释放个体被压抑的情绪,来达到有效维护心理健康的目的。
4、重视体育锻炼
鼓励孩子参加体育锻炼,陪孩子进行一些户外活动,这样不仅能够缓解孩子压力,也会增进亲子感情。
5、注重睡眠质量
大部分青少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睡眠不足,导致学习工作的能力下降。关注监督孩子的睡眠,让孩子有充沛的精力和热情迎接每一天。
关韧提醒,如果发现不良情绪状况持续两周以上,已经影响生活、社交、工作等,且很难通过自我调节而有所改善,就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为国家级脑病重点专科,拥有系统的中西医结合心身疾病诊治中心。目前科室配备设施齐全,诊断评估系统包括呼吸睡眠监测仪、心理测评系统;物理治疗方面包括经颅磁刺激治疗、CBTI及心身交互等,运用中西医结合手段全方位护航青少年心理问题,助力孩子早日恢复健康,向阳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