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小便出现这几种情况,是肾脏的求救信号
肾脏对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的主要功能是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并将其转化为尿液排出体外。但是,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多人的肾脏健康受到了威胁。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内科主任马秀宁表示,我国作为慢性肾脏病大国,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高达10.8%,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国际肾脏病学会预测,全球大概每十个人就有一个是慢性肾病患者。
由于对肾脏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很多患者都是在“不留意、不重视”中失去了肾功能。要想早期发现疾病,除了去医院进行体检之外,也可以通过观察尿液的方式。因为尿液往往也能反应出身体的健康情况,堪称肾脏的“健康晴雨表”。
尿液出现5种异常,当心肾脏病变
1.泡沫尿
当尿液中的物质如蛋白质水平异常时,会出现大量泡沫,则称为泡沫尿。正常人尿液中也会出现少许泡沫,迅速消散,这是正常现象,但当泡沫细密、量多,像啤酒泡沫一样,不会短时间消散,则为异常情况。可见于各类肾病、肾病综合征等,这时需及时就诊,对因治疗。
2.血尿
当漏进尿液中的血液超过千分之一,尿液就会呈现洗肉水、浓茶色或红色,叫做肉眼血尿,此时患者自己可以看到尿液颜色变化,还有一类为镜下血尿,是一种很难发现的异常情况,往往需通过尿常规检查才能发现。所以不仅要勤观察,还要定期检查,让专业医生判断血尿是疾病性的或是非疾病性的,是肾性的还是非肾性的。同时西药没有消除肾性血尿的特效药,现多以中医药治疗为主。
3.少尿
心脏每天泵出7200升血液,其中约1800升流进了肾脏,肾小球将其滤过为180升原尿,肾小管重吸收剩下1.8升尿液——也就是大约1800ml的尿量。
正常情况下人平均每天的尿量为1000ml——2000ml之间,低于400ml叫做少尿,低于100ml叫做无尿。
出现少尿时意味着肾功能受损,以致肌酐、尿素氮增高,多见于尿道狭窄阻塞、急性肾损伤、慢性肾功能衰竭等。这种情况可引起多个脏器的损害,需明确诊断,积极处理。
4.夜尿增多
夜间起来排尿次数超过2次且尿量大于750ml或超过白天尿量即为夜尿增多。
年轻人昼尿量是夜尿量的2倍以上,随着年龄增长、肾脏浓缩功能退化,夜尿逐渐增多,60岁左右昼夜尿量大约相等,到65岁(尤其老年男性)多出现后半夜排尿增多,通常难以控制,致使精力下降,生活质量影响较大。
5.尿崩症
当出现大量排尿,尿量甚至达到4-10升,尿色淡如清水,同时伴有口渴、多饮等表现时即为尿崩症。尿崩症多可见于肾淀粉样变等。此时应及时就医,查找病因,明确诊断,积极治疗。
马秀宁主任提醒,如果尿液出现了以上异常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减小疾病对身体的损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