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医疗

特色医疗

特色医疗

再攀高峰丨市二院完成个性化3D打印距骨体置换术

发布时间:2023-09-11 浏览量:


       踝关节是人体负重最多的关节,距骨是踝关节组成的一部分。但是当这一小块骨头出现病变,很容易影响关节功能,对正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
       日前,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手足踝一体化诊治中心完成个性化3D打印距骨体置换术。该技术的应用,为距骨坏死患者不仅解除了疼痛,还大大改善了踝关节活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小距骨 大难题
3D打印为坏死的骨头换“梁”

 

来到时候左脚又瘸又疼
这下好了,脚不疼了
走路也一点点恢复正常了!

       踝关节功能慢慢地在恢复,等待出院的李先生有些激动。
       51岁的李先生在几年前出现了左踝关节疼痛,日常生活严重受限,他慕名来到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手足踝一体化诊治中心主任宋秀锋接诊后,详细查体结合影像学,诊断为“左距骨体坏死(大骨节病)”。既想帮助患者解除病痛,又想保留踝关节原有结构,助其最大程度还原运动功能,宋秀锋决定为李先生“私人定制”3D打印距骨体置换术。

精准化定制
探寻足踝外科手术发展新方向


       将CT、核磁数据导入建模软件重新数字建模,反复推敲试模及模型设计打印、大体标本解剖设计、假体设计……宋秀锋率领医疗团队为此次手术做了充分的准备。
       术中,团队为李先生彻底清理了坏死的距骨及周围炎性组织,在3D打印导板的辅助下,截骨精准顺利。植入3D打印假体,用螺钉将距骨固定到距骨头颈上,踝关节内外侧韧带给予重建修复,手术顺利完成。李先生术后配合踝关节康复训练,目前恢复良好。

       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国际医学界称本病为Kaschin-Beck病。本病常常多发性、对称性侵犯软骨内成骨型骨骼;导致软骨内成骨障碍、管状骨变短和继发的变形性关节病。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增粗变形,肌肉萎缩,运动障碍。

       对于大骨节病患者,以往采用的是踝关节融合术或胫距跟融合术,但是这样就牺牲了患者踝关节的活动度,形成“死”关节。现如今开展的3D打印距骨部分置换术,可以说是为距骨坏死患者提供了一种更好的治疗方法,不但能缓解疼痛,更能保留踝关节运动功能,并让关节重新“活”了起来,做到了鱼与熊掌二者兼得。

       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手足踝一体化诊治中心在3D打印技术及踝关节置换诊疗水平方面再次成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作为市属唯一一所兼具中西医结合特色和骨科为龙头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市二院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难度大、技术含量高的手术,其精准、智能、微创的手术技术和诊治效果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今后,医院将继续坚持精准、微创、个体化的治疗理念,不断精进手术技术,以高质高效医疗服务为滨城百姓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