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市二院派出14名医护人员支援大检医学检验实验室。其中,9名队员参加核酸检验组、5名队员参加核酸接收组。检验科在接到通知后,克服自身科室人员不足等困难,迅速派出四人参与此次支援任务。

“我们检验组的这支队伍由检验科骨干组成,熟悉PCR实验室检测工作,在技术上非常成熟,但医院PCR的工作流程和方舱实验室有所不同,我们不但要熟悉方舱实验室内部环境、仪器设备的操作系统,还要重新制订工作流程,力求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任务。”组长潘善越说道。他和组员王兴善两人顶住压力,迅速制定出合理的工作流程,带领其他7名工作人员迅速熟悉并掌握工作流程,确保以最快速、最准确的检验结果为疫情防控提供重要依据。等他们出舱时,已是12个小时之后。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支援大检医学检验实验室采用闭环管理,支援期间不能回家也不能回单位。连续十多天的默默付出,队员们因为长时间加样得了腱鞘炎,胳膊上手上贴满了膏药;每班次每人承担着4000多次的重复拧盖、关盖的动作,手指红肿,手臂酸麻是常态。在实验室里,他们需要高度集中精力,反复核对,不能有半点偏差,结束一个班次的工作后,才能吃饭、喝水、去卫生间。吃饭的时候,他们的胳膊还是酸麻的,拿着筷子的手还在抖。

由于每天进舱工作时间不固定,进舱时长也不确定,超负荷的工作量考验着每一位队员的体力和耐力。连续拧开成千个标本盖,戳取无数个枪头,吸取无数次标本……每位检测人员都上紧了发条,不松懈,确保操作准确无误。当脱下防护服那一刻,才发觉衣服已被汗水浸透。
“虽然很累,但是我们要提速再提速,不能拖后腿!我们的想法都一样,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与大连人民共进退,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大家纷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