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三伏天如何防中暑? 三款解暑饮助你平安度夏

发布时间:2023-07-31 浏览量:

 三伏天如何防中暑? 三款解暑饮助你平安度夏


       7月11日入伏,40天的“三伏天”由此开启。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也是一年中最潮湿、闷热的时节。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韩志强提醒,请大家避开高温时段,做好防暑降温。

随着中伏的到来
全国各地也开启了“火炉”模式
而如何防中暑
也成了时下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三种中暑情况的应对
       中暑是指在温度或湿度较高、不透风的环境下,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或汗腺功能衰竭,以及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从而发生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当日平均气温>30℃或相对湿度>73%时,就要谨防中暑。而高温和高湿条件同时存在时,“闷热型高温”中暑的发生率会明显增加。
       中暑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先兆中暑,指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晕、多汗、乏力、恶心、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时,说明身体已经脱水。这个时候立马补救还来得及,应该及时到阴凉处休息,大多可逐渐缓解;二是轻度中暑,指除恶心呕吐外,还伴有心率增快、体温升高、动作不协调等表现,经休息、饮水后不容易缓解,立刻就医、及时处置也可以恢复正常;三是重度中暑,指人体体温调节能力出现失衡,表现为高热、昏迷,甚至抽搐,此时就到了中暑死亡高风险阶段(可能患上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不应自行处理,以免耽误救治时间,应尽快到医院就诊、接受治疗。
       解开正确防暑方法
       出行要躲避烈日暴晒,做好遮阳防护。避免在高温下暴晒,酷暑时节,减少户外活动,避开一天中最热的时间段(12时至15时)出行。着装上应选择透气性好、宽松、轻便、颜色浅的衣物。
       及时饮水,适当补充电解质。准备充足的饮水,及时饮用,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每次喝水控制在150ml至200ml,要喝温开水,不要喝冰水。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充足睡眠。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
       空调温度要适宜。使用空调时一定要注意适时开窗通风。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室内温度在26℃运行一段时间后,设置为27℃为最佳,千万不要把空调温度调得太低,空调温度应控制在与室外温差5℃至10℃之间,否则室内外温差太大,反而容易中暑、感冒。
配备防暑药品。在户外活动或进行高温作业的人群,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清凉油、风油精等防暑药物,或放置在就近工作场所,随时使用,以防发生中暑。
■小贴士
三款解暑饮助你平安度夏
绿豆薄荷饮
将绿豆100克、薄荷12克洗净,将绿豆放入锅内,加水1000毫升大火煮沸,放入薄荷再煮2分钟(过煎而汤不呈碧绿色者无效),用纱布过滤取汁,加入白糖30克即成。有清热祛暑、疏风解表、除烦止渴的作用。
翠衣银花饮
将西瓜皮200克洗净切碎,金银花10克洗净,将西瓜皮、银花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煎煮20分钟,用纱布过滤取汁,加入白糖30克即成。有祛暑生津,清热解毒、利小便的作用。
乌梅荷叶饮
将乌梅20枚、荷叶1张洗净,先将乌梅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煎煮20分钟,然后放荷叶一起煎煮5分钟~6分钟,用纱布过滤取汁、加入白糖30克拌匀即成。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