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爱“上火”?中医帮你“败败火”
一场大雪,让大连人感受到了寒冷。但是大风带来的干燥空气,还是让人“上火”。加上室内供暖,不少人出现口咽干、鼻出血、口腔溃疡等症状。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脑病传承专家工作室、泡崖南社区主任周正国说,冬季导致“上火”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两点:一是环境。大连冬季降雨降雪少,气候干燥,室内供暖温度高。中医认为,燥邪容易耗伤津液,进而化火。二是饮食。进入冬天,阳气内敛,人体处于“闭藏”状态,皮肤毛孔紧缩,活动量减少。但为了御寒,人们喜欢吃羊肉火锅、滋补膏方、药膳等温补的食物,多余的热量发散不出去,也会导致“上火”。
中医认为,火分虚火和实火。实火指阳热亢盛的实热证,患者多属于湿热体质,表现为口唇起疱疹、面部长痘痘、咽喉肿痛、口干舌燥、便秘等;虚火多因过度思虑、经常熬夜等内伤劳损所致阴液亏虚、阳气偏盛的虚热状态。临床表现为五心烦热、口干不欲饮、耳鸣、眼睛干涩、头晕、失眠、干咳等。
“火”又有心火、胃火、肝火、肺火、肾火之分,周正国给出简单的区分调养办法:
心火多见舌尖红,可用生地、麦冬、莲子芯煮水代茶饮,艾灸大陵穴降心火;胃火多见口干,饮食量多,可用石斛、黄连煮水代茶饮,艾灸内庭穴降胃火;肝火多见脾气大,可用龙胆、茵陈煮水代茶饮,艾灸太冲穴降肝火;肺火多见干咳少痰,可用黄芩、百合煮水代茶饮,艾灸鱼际穴降肺火;肾火多见咽干咽痒,可用玄参、黄柏煮水代茶饮,艾灸照海穴降肾火。
此外,还可以尝试几款养生药膳来“败败火”:
白萝卜山药粥
材料:白萝卜30克、山药20克、莲子15克、淡竹叶3克、粳米50克。
做法:将山药、白萝卜洗干净去皮切细小碎块,和莲子、淡竹叶、粳米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熬制粳米软烂即可食用。
功效:消积化热,下气宽中,补脾利水,清心安神。
适应证:中老年人胸中烦热,脾胃不适,腹胀便秘,失眠等症状,有助于透转胸中烦热,缓解脾胃胀满,噎嗝、便秘等。
莲藕排骨雪梨汤
材料:莲藕50克、排骨500克、雪梨30克、陈皮5克、茯苓15克、百合20克、生姜3片、大枣3枚。
做法:排骨洗净、斩块、水焯反复去沫后捞起,与其他材料一同放入汤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煲开转小火慢煲1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化湿,养阴清肺。
适应证:感冒、病后,年老或劳累后体虚,神疲乏力,口咽干燥,咳嗽等症状。
周正国也提醒市民,不建议自行服用蒲公英茶、大黄茶、金银花茶等药性苦寒之物,容易犯中医“虚虚实实”之戒。不但不利于降火,还会加重病情。如果自我调理效果不佳,建议到医院请专业中医师协助辨证,不要自行判断,以免搞错体质,进补不当,加重“上火”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