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系列】巧治慢病助力防癌,“三伏贴”来啦!
中医认为,一年中的三伏天是最热的时候,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此时人体的阳气最为旺盛,肌肤腠理开泄,气血趋于肌表,皮肤松弛,毛孔张开,经络气血流注最为旺盛,通过特殊调配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穴位,可使药物持续刺激穴位。
由此,药物在三伏天最易从皮肤渗入穴位经络,并通过经络血脉直达病处有助于药物的吸收及邪气的外驱,以提高免疫抗病能力、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恢复脏腑功能。
临床上很多肿瘤患者存在阳气不足,脾胃虚寒,抵抗力较弱,可以在三伏天里进行穴位贴药,通过经络内传、穴位、药物共同作用,达到温经散寒、活血通脉、扶正祛邪、恢复“阴平阳秘”自身平衡的正常生理状态,促进肿瘤患者术后康复,预防肿瘤复发转移。
适应人群
免疫力低下,需提高免疫功能者。
肿瘤术后促进康复及预防复发转移者。
肿瘤患者疲乏明显者。
肿瘤患者素体虚弱者。
肿瘤患者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者。
三伏贴贴敷后会使局部充血、潮红,甚至起泡如灸泡,以达到温阳利气,驱散内伏寒邪的功效,是中医千百年提倡的“不治已病治未病”疗法。三伏贴还会对冬天三九贴的疗效起到加强和巩固的作用,若连续贴敷三年以上,大多数疾病能够明显减轻症状,减少发病率。
专家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