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这个病“重女轻男”?避免腿疼,这几件事越早做越好

发布时间:2024-10-12 浏览量:

这个病“重女轻男”?避免腿疼,这几件事越早做越好

每年10月12日
是世界关节炎日
你的关节还好吗?
张奶奶在上楼梯时,膝盖总发出“咔嚓咔嚓”的响声。
“我不是骨质疏松了吧?”

生活中有不少像张奶奶这样关节弹响、疼痛的人,大多数人以为这是上了年纪后的正常现象。医生提醒,出现这种情况,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能忽视,因为它真正的元凶可能是沉默的“行走杀手”——骨性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是什么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称为退行性关节病或“磨损性”关节炎。随着关节过度使用和退变,关节内的软骨开始分解,软骨下骨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引起关节疼痛、肿胀和僵硬。
骨性关节炎最常见于膝、髋。其发病原因与年龄增长,肥胖,创伤,关节力学改变和遗传等因素相关。据数据统计,我国65岁以上者中约80%均有骨性关节炎表现。女性患病者明显多于男性。

出现这些症状
可能是关节在“求救”


受影响的关节可能活动时有摩擦的感觉或声音,并在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后出现疼痛。

肿胀可能是由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炎症引起的,骨性关节炎也可以在受影响的关节周围形成形成骨刺,这些多余的“骨头”会造成关节变形。
僵硬
关节僵硬可能在醒来或不活动后最为明显,并无法在关节的正常运动范围内屈伸。
中老年人如出现持续关节疼痛,并且活动时疼痛明显加重,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五步策略
让骨关节“延迟退休”
保暖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已患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在秋冬季节应避免关节受凉、受潮,必要时带上护膝等护具保暖。关节受寒会使关节周围的组织和血管收缩,造成血液循环不畅,加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尤其是遇到降温、寒冷、大风等天气变化,患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人总能“未卜先知”。
运动
正确适当的锻炼可以预防和延缓骨关节炎的进程,有益的锻炼包括:游泳、散步、骑脚踏车、打太极拳、卧直腿抬高等活动。
不正确的过度锻炼可能会导致骨关节炎加重,如爬山、爬楼梯或下蹲起立等。需要注意的是,运动要要循序渐进,把握运动量大小,以训练后不感到疲劳或明显不适为宜。
控制体重
肥胖是影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高危因素。负重活动时髋、膝关节会承受较大的负荷,从而改变人体姿势、步态及运动模式,进而加速关节结构磨损、老化。体重减少可明显改善关节症状。
锻炼股四头肌
锻炼膝关节周围肌肉,能够提高关节的稳定性,促进血运循环。医生提醒,锻炼要循序渐进,不可突然加大,因为身体不适应剧烈的运动量,会适得其反。
平躺在硬板床上,健侧屈膝放于床上,保持膝盖伸直踝背屈位,抬高患肢30—45度,并保持这个姿势10秒钟后缓慢放下。
身体躯干紧贴墙壁,下蹲下肢用力维持膝关节弯曲90度,注意小腿跟地面保持垂直,膝盖不超过脚尖。建议每次蹲到无法坚持结束,休息1—2分钟再重复进行。
诊断治疗要趁早 
运动损伤处理的核心就是一个“早”字,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如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一定要及时治疗,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

专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