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补钙也分时间段?换个时间补钙,效果竟然翻倍!

发布时间:2024-12-02 浏览量:

补钙也分时间段?换个时间补钙,效果竟然翻倍!

       钙是构成人体骨骼、牙齿和软组织的重要成分,对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健康至关重要。冬季是人体补钙的重要时期,由于寒冷的天气和室内活动增加,人们的钙需求量也相应增加。

这些人群需要关注钙的补充

       女性在孕期和产后这两个阶段,钙的需求量会显著增加,因此额外的钙补充尤为关键。
       儿童、青少年和50岁以上人群对钙的需求量较大。
       35岁之后的人群,钙的流失速度会加快,更应该关注钙的营养摄入,确保骨骼健康。人体的骨量在30岁之前会持续增长,并在35至40岁左右达到巅峰,随后便开始逐渐流失。

如何科学有效补钙

       答案其实就在日常餐桌上。相比于药物补钙,膳食补钙不仅更为安全,也更易于身体吸收。一般而言,普通成年人每日的钙推荐摄入量是800mg。遵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这样的摄入量大致等同于每天摄入300至500毫升的牛奶、250克的绿叶蔬菜、50克的豆腐、50克的鱼以及一枚鸡蛋。

       牛奶、奶制品、豆制品(如豆腐、豆浆)、深绿色蔬菜(如荠菜、芥菜、苋菜、油菜、菠菜、西兰花)等都是钙的良好来源。
       在均衡饮食的条件下,普通人的钙质摄入通常足够。然而,特殊群体如孕产妇、老年人和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其钙质需求难以通过日常饮食完全满足,此时需要额外补充钙剂。建议从小剂量开始,这样便于控制摄入量,避免过量。

一天当中这个时间补钙最好

       补钙最佳时间为夜间入睡前。因为钙在夜间的吸收效率最高,同时睡眠时胃肠蠕动减缓,食物药物在胃肠道的停留时间延长,为钙的吸收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夜间补钙还有一定镇静催眠作用。有些人发现缺钙后,便大量食用钙片或高钙食物,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单位时间内肠道对钙的吸收存在上限,过量补充并不等于吸收更多,反而可能引发肾结石、便秘等问题。
       因此,补钙应采取多次、适量的原则。钙在维持骨骼健康中的作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补钙需要长久、持续地服用钙制剂。而选择钙剂时,价格并不是唯一的标准。每种钙剂都有其特定的适用人群,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另外,有些人补钙过程中可能出现腹胀、便秘甚至胃部不适等症状,但这通常是暂时的现象。通过增加饮水量、活动量后,这些不适会逐渐得到缓解。

如何促进钙的吸收

       为了维持钙的平衡,平时应积极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如远离烟草,减少浓咖啡的饮用等。同时,确保充足的睡眠、保持适量的水分摄入,避免过度劳累和限酒,这些都有助于身体健康,进而促进钙质的吸收与利用。
       谈及钙的吸收,不得不提的关键因素便是维生素D。它在钙的主动转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钙质的吸收。在食物选择上,鱼类、蛋黄以及动物肝脏等是维生素D的优质来源,可以适量增加这些食物的摄入。
       但值得注意的是,食物中的维生素D来源相对有限,因此通过晒太阳获得维生素 D(皮肤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可以合成维生素 D)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还可以参与一些户外活动如慢跑、保健操、太极等有氧运动,有助于钙质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