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蛇年贺岁祝福语中
许多人都写下:
有“舍”有“得”
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情感与文化传统的节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阖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刻。然而,对于那些在岗位上默默坚守的医务工作者来说,春节却意味着割舍与奉献,他们心怀大爱,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换来了更多人的平安健康。
守——职责坚守担当守护健康之重任
脊柱外科医生陈勇在援藏工作结束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继续坚守在医疗一线,连续三年除夕夜值班,他从未有过怨言。他的坚守,是对“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誓言的最好诠释。同样,关节科医生王守赟自踏入医学殿堂的那一刻起,便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献给了医疗事业。好几个除夕夜,他都是在医院的岗位上度过。

“以往年三十,都是由前辈们照顾着,我们才得以和家人团聚;现在,我们也该继承老一辈无私奉献、心系医院的高尚品德,而且还要将这种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对于除夕夜坚守在岗的青年医生苗丽、季小群、王宝强,护士焉婷婷、邹苏慧来说,春节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团聚与喜悦,更多的是守护与责任,这种奉献精神的传承与交融,让“春节我在岗”成为了一场关于职业理想、责任与担当的深刻对话,激励着每一位医务工作者不断前行。

“除夕虽然少了与家人团聚的温馨,但多了与同事并肩作战的温暖。”
这句话道出了无数医务工作者的心声。除夕当天,由于降雪导致路面湿滑,摔伤患者一个接一个。“医生,我疼的实在受不了,要不也不能在大年三十来看病,咋办啊?”面对患者的痛苦与焦虑,急诊外科医生牟虹霖耐心安抚着患者,在针刺治疗后,他成功为患者缓解了病痛。

妇科副主任陈育颖虽然没有出诊安排,但心里始终惦记着患者,哪个患者需要引流换药了,哪个患者过年期间需要调整用药了……她一大早便准时来到诊室,用精湛的医术和贴心的服务赢得了患者的赞誉。“对于我们医生来说,除夕和平常工作日没有什么不同,看到患者都能得到有效救治,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陈育颖说。

专——专业精神铸就精准医疗解除病痛
“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坚守这份责任,病房需要我,患者更需要我!”
创伤外科主任应凯的话语中透露出坚定与无悔。他已经好几年没有与家人共度完整的春节假期了,原本计划大年初二回外地老家探望亲人,但当得知骨折患者激增的消息时,他毫不犹豫再次放弃了团聚的机会,毅然踏上了返回医院的路途。

91岁的李奶奶在春节前夕不慎滑倒,疼痛难忍,诊断为股骨粗隆骨折。当听到要手术治疗,家属一度犹豫不决。
“如果不手术,保守治疗,长期卧床容易引起肺内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疮,下肢血栓,还有猝死的风险;如果年后手术,不仅患者遭罪,家属护理起来也更困难。”应凯主任耐心地向家属解释了手术的必要性及保守治疗可能带来的风险。家属最终选择了手术治疗。据悉,从大年初二到初七,创伤外科团队连续作战,共完成了21台手术,为患者送去了健康与希望。
“作为一名医生,为患者的平安健康守岁,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除夕当天,90岁的孙奶奶在家收拾卫生的时候“闪了下腰”,当时就觉得腰痛的厉害,以为休息休息就能缓解。两天过后,孙奶奶不仅疼痛加重,连翻身都费力,随即来到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脊柱二科副主任李志君诊断为胸椎十二节骨折。为迅速缓解病痛,结合孙奶奶患有严重骨质疏松且骨折愈合能力较差的情况,李志君主任建议采用手术治疗方案。大年初三,在联合心内科、呼吸内科及神经内科等多学科专家会诊后,李志君主任成功为孙奶奶实施了微创椎体成形术。术后第二天,孙奶奶便能下地活动了。
“真没想到,过年期间还能享受到这么好的服务。医护人员不仅态度热情周到,医术还如此高明!”孙奶奶及家属对医院的医疗服务表示了由衷的感谢与赞赏。
暖——人文关怀彰显温情厚意之见证
越是在春节这样的特殊时期,我们越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照顾患者!在得知病房将迎来一波入院小高峰时,11病区护士长赵润苓根据科室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排班计划,护士张爽,胡青,王莉放弃休假,主动来医院连续加班。在创伤外科病房,摔伤的患者大部分是中年女性,多是在外出路上摔倒的,她们的伤情主要集中在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小腿开放骨折及肱骨骨折等。

“ 不怕,咱们好好配合治疗,哪怕过年,我们医护人员随时都在的,有什么事都可以喊我们……”
赵润苓强调,要将人文关怀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不仅要保持专业严谨的态度,更要在每一个细节之处展现出对患者的关怀与爱护,让患者即使在医院过节,但也一样能感受到家的温暖,用贴心的服务温暖着每一个患者的心田。
一家不圆万家圆,万家圆时心亦安。坚守是责任、是担当、更是奉献。在每一个平凡岗位,都有他们奋力拼搏,默默守护的身影。每一位坚守者的背后,都是“舍小家,为大家”的医者情怀。也许你认不清他们的样子,但他们从未停止闪耀。向春节期间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的广大医护人员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