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精神,8月27日,作为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辽宁(大连)紧急医学救援分队的依托单位,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举办了第三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提升培训会,同步开展救援分队首次实战化应急演练,旨在提升救援分队综合应急处置能力与中医药特色救治水平。

医院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坚决落实国家、省市对应急能力建设的相关部署要求,委派医院医务部统筹协调、贯彻执行具体工作,全力推进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辽宁(大连)紧急医学救援分队的队伍建设。活动前期,医务部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不断优化演练脚本,反复推演实施的全流程及具体节点,确保各项准备工作落实到位。

会议由医务部副部长周英主持,来自全市13家医疗机构的46位应急队员参加培训、演练工作。

医院副院长兼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辽宁(大连)紧急医学救援分队队长杜红旭致开场辞。杜红旭队长、副院长在动员中强调,要坚持“平战结合、常备不懈、中西医并重、优势突出”原则,通过系统培训和实战演练,持续锤炼一支高水平中医应急医疗队伍,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筑牢坚实屏障。

培训特邀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专家、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队员智猛博士进行专题授课。智猛博士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与应急实战经验,重点讲解了骨折患者的院前固定规范与安全转运要点,并分享了ITLS在救援医院当中的实际应用,为队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中西医结合创伤救治方案和复杂环境下的创伤应急处置知识。
前期已经开展过两期培训,分别邀请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主任李铁刚教授,就急危重症早期识别与心肺复苏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讲授;辽宁省人民医院医联体医院-辽中区人民医院院长刘运峰,系统分享了应急队伍组建、装备配置以及后勤保障等实战经验。三期培训内容贯通“技术操作-特色应用-体系管理”全维度,注重个体伤情处置与团队协同,强化理论实战衔接,全面增强了队伍的专业和响应能力。

理论培训后,实战应急演练随即启动。演练模拟地震引发批量伤员的紧急场景,由指定现场指挥员张树军统一调度。救援分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演练全程紧扣“接报响应、队伍集结、物资调配、现场检伤、中西医结合紧急救治、伤员转运、信息报告”等关键环节展开。
队员分工明确、配合紧密,医疗救护组现场演示针灸催醒、针灸镇痛、小夹板固定、耳尖放血、中药防疫等多种中医适宜技术在缓解急性疼痛、处理急症、调节情志等方面的独特应用,充分展现了中医药在应急医疗救治中的特色优势与重要作用。

整个过程紧张有序、操作规范,圆满完成预设任务,有效检验了应急预案可行性、指挥体系顺畅性、人员专业性及物资保障充足性,达到“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提升能力”的预期目标。演练结束后,杜红旭队长、副院长作现场总结,在高度肯定演练成效的同时,也对暴露出的细节问题提出了宝贵改进意见。
此次活动是救援分队能力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既是对前期理论学习成果的全面检验,也是对未来实战能力的集中预演。作为依托单位,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将持续发挥牵头引领和核心支撑作用,持续推动我市中医应急医疗救援工作向标准化、专业化、精细化纵深发展,为维护城市公共卫生安全贡献中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