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进一步优化
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
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面临着新的挑战
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在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每个科室和部门都在为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努力,院领导班子因时因势调整防控措施,科室及时优化管理制度,组织人员对外支援,各部门联合全力保障正常医疗秩序,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贯穿始终,以实际行动全力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筑牢防线
切实扛起责任担当
“医生,我体温38.7℃,昨天开始咳嗽、嗓子痛,浑身没劲。我是不是 ‘中招’了啊?”在市二院发热门诊,像李阿姨一样的病人每天都不少。发热门诊护士长刘伟达表示,近期,发热门诊就诊患者是以往接诊量的好几倍,但发热门诊的所有医务人员都克服人手不足、工作时间长等困难,竭尽全力做好当前医疗服务工作,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
防护服、隔离衣、N95口罩、面屏、护目镜……就是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的“战服”,这一套“装备”穿上后不活动都会让人有种喘不上气的感觉。年近50岁的护士陈杰穿着这身“装备”要为患者接诊、治疗,还要为患者翻身拍背、吸痰、监护……她渴不能喝,急不能解,一个班次下来,其中的艰辛无法用语言形容。

看到科室工作量已经“超负荷”,作为发热门诊的一名“老兵”,陈杰主动放弃了休息时间,即使下了夜班后,依然继续和队友们一起奋战。因为她身体不好,家里还有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顾,护士长多次劝她下班回家休息,而她却说“我们是一个团队,这个时候就是应该大家一起拼!”
时刻在线
全力保障诊疗需求
急诊科是医院急症诊疗的首诊场所,在这里,头疼脑热、急症险症可能同时上演;在这里,生存和死亡也可能一瞬之间;在这里,急诊也为患者及时获得后续的专科诊疗服务提供支持和保证。急诊团队在王霞主任的带领下,克服种种困难,持续作战,坚持保障医疗救治不断线;于燕护士长既要总体协调好急诊护理安排,也是“急诊一家人”的大管家,在压力面前,鼓舞士气、凝聚力量。这支经受得住考验的钢铁团队,也在战场上不断完善工作流程,提升应对能力。

一天忙下来顾不上吃一顿饭,有时每天最多只睡几个小时,饿了匆匆扒一口饭菜又继续工作,他们嗓音沙哑、嘴唇干裂、腰身酸痛从不抱怨,一人饰演多个角色持续坚守......这是近期急诊科医务人员的真实写照。“由于有几名护士居家隔离,人手严重不足,再加上最近两场大雪,导致外伤患者骤增,实在是忙不过来了。有的护士都连上了4个夜班了,大家真是在咬牙坚持再坚持,作为护士长,我既感动又自责”急诊科护士长于燕表示。
默默奉献
为患者带来安全感“满格”
ICU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科室,这里随时都能看到医护忙碌的身影。他们或在进行除颤、气管切开、肺泡灌洗、中心静脉置管等抢救,或在气压泵治疗、机械排痰……会诊电话随时会响,危重患者随时会来,ICU的医护们随时准备着。

重症医学科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救治难度大,日常的治疗护理工作繁多。自疫情以来,科室选派多名医护人员支援抗疫一线,随时会出现科室人员无法正常到岗,医护工作量激增的情况,ICU副主任韩志强手机24小时不离身,时刻在线,保证电话畅通。超负荷运转,他毫无怨言,全身心投入到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中。冬季是慢性肺部疾患的高发季,韩志强心中始终牵挂着几位患有慢性肺病的“老患者”。不管患者在深夜里多晚提出问题,韩志强看到后都会及时回复,并向他们发布一些关于慢性肺部疾患的健康知识。这样真诚平等的沟通交流和他敬业的精神换来了患者的纷纷点赞。
微光成炬
用坚守铸就健康防线
11楼病区护士马倩刚刚结束支援方舱医院的工作,没来得及休整,便主动回归到护理队伍中;已连续工作许多时日的8楼病区护士蔡少红在出现感冒的症状后,没有选择休息,在吃下感冒药后继续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因为她知道,自己的休息会给其他人增加工作量。像这样的故事在市二院还有很多很多……当“大考”再次来临,二院人毫不退缩、勇担挑战,用责任守住健康前沿。
没有生而勇敢,只是选择无畏
“坚守”二字虽短,背后却有万钧重量
致敬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