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医院动态

医院动态

人同心 力同向,微光成炬向光而行——致敬每一位坚守在岗的二院人!

发布时间:2022-12-22 浏览量:


       凛冬岁末,星河长明。疫情这三年,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什么叫人间大爱,什么叫众志成城,什么叫白衣执甲,什么叫丹心为矛……
       这三年,医院党委始终团结带领全院干部职工,紧盯党中央最新政策,在省、市卫生健康委的坚强领导下,从严、从紧、从细、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同时,全力确保正常医疗服务“不打烊、不降质”。
面对新挑战,为打好应对“主动战”,畅通就医“绿通道”,跑出救治“加速度”,市二院所有医护人员24小时与您同在!

我不能倒下
还有很多患者需要我
我必须在!


       创伤外科主任应凯最近这一段时间,几乎是“住”在了医院,因为科里的医生不断地“中招”,在看到面临压力,没有一个人说坚持不下去的情况下,应凯知道大家都在咬牙坚持,他要求科里其他医生回去休息,自己一人坚守。或汗流浃背做手术,或守护在患者身边、密切关注病情,或在门诊为患者答疑解惑……面对繁重的工作量,他一人当作两人用,24小时,随叫随到。
        “前几场大雪,创伤科患者剧增,他们都需要我!作为党员,作为科主任,作为医生,我必须要顶住,这是我的职责所在,我的工作任务就是保证临床医疗工作的开展,保证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冬季是心衰的高发季。为患者查体、下医嘱、整理病历......早上8点钟,心病科副主任李国林像往常一样开始了病房的日常工作。他躬着腰,面带微笑,眼神里还透露着一丝疲惫,详细了解几位心衰患者的情况。连日来,他几乎是白班加夜班一起上。尽管他很疲惫,但他深知自己不能倒下。如果自己休息了,那本就人手不足的科室将会雪上加霜,因此,为了最大程度保证自己不被“感染”,李国林工作期间全程不喝水,不吃饭,不脱口罩,有的时候,他一天就只吃一顿早餐。“这只是日常工作,因为我的本职就是冲锋陷阵”。李国林有着多次外派支援的经验,救治过无数个患者,他始终坚守着一名医生的本分,始终把救死扶伤作为第一要务。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心怀初心,全力守护


       “当时我都以为自己的手保不住了,出了那么多血,简直太害怕了。在于鹤医生身上,我终于理解了什么是‘医者仁心’,太感谢你们了。”患者李大爷激动地说到。

       近日,市二院急诊科接诊了一名核酸阳性右手机器绞伤患者。机器绞伤致使李大爷右手出现严重的损伤,多条指动脉外露,且局部出血非常严重,简单的创面包扎,无法起到止血效果。此时,李大爷已失血4个小时,并出现失血性休克的前期表现。如果不立即手术,别说李大爷的手保不住,还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做手术,就意味着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有几率会被传染。
       “患者生命安危永远是医者最先考虑的,即使是阳性患者,我依然会尽我所能救治。” 经手足踝一体化诊治中心于鹤医生会诊后,急诊科医护人员立即为患者进行心电图、测量血压、抽血、备血等术前准备,并第一时间为患者紧急开通绿色通道,争分夺秒,与生命赛跑,紧急将李大爷送入手术室。一个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避免了李大爷因大量失血而危及生命。

前仆后继 无畏坚守

       “我可能中招了!但我能坚持,我值完这个班次吧!”
       “我不烧了,只是有点咳嗽,我知道科室缺人,让我上吧!”
       越是艰难,越要迎难而上。患者增加,医务人员减少,这是超乎想象的负荷,但在市二院,每一名医护人员,都在拼尽全力扛起救死扶伤的责任:前线人手紧,能不休息就不休息,能早返岗就早返岗。即使他们成了 “小洋人”,却毅然克服各种困难,再次回归到忙碌的工作中。

       齐东坡、候文郁、李欣童、赵润苓刚下方舱医院的战场,来不及休整,就重整行装、毅然返岗;方波、李阳已经持续在岗位上坚守24小时;因为发烧,浑身发冷的杨茂伟穿着羽绒服蜷缩在电脑旁,继续着坚持工作;徐慧、白岩岩高烧、咽疼、浑身无力、但始终不放心科室的重症患者,依旧坚守在岗位上;阎璐 “阳”了之后第2天,觉得自己症状减轻之后,便马上回到工作岗位上,全然不顾自己是个怀孕5个月的准妈妈;范曦予、孙嘉蔚在出现症状后,吃药坚持把班次上完,只为不给战友增加工作量;王彦惠母亲骨折需要人照顾,耿萌、刘丹家里孩子老人都在家发烧,但她们却再次选择“舍小家顾大家”……
       这些只是奋战在市二院前线的一道缩影。所有医护人员牢记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托,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誓言。即使全身乏力,嗓子沙哑,他们仍主动请缨、加班加点;他们深知自己属于团队,任何一个人倒下都会给团队带来影响,只有一起扛、一起干才能共同度过难关。

战病疫,救重患,不畏险情;
尽心力,敢担承,勇毅前行!
市二院所有医护人员
用勇气和辛劳在抗疫的漩涡里奋力前行
致敬每一位坚守岗位、平凡而可爱的二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