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的中西医协同救治工作,根据大连市卫健委工作部署,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大连市骨科医院 大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选派7名中医医师及1名感染科医生加入支援辽宁省新冠肺炎救治大连中心(市公卫临床中心)工作。其中,3人为中共党员,2人曾参加过武汉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1人曾参加过大连市公卫临床中心新冠肺炎救治工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用担当与坚守诠释了医者仁心的职业底色,上演了一场医务版的“速度与激情”。
“坚持中西医结合,突出中医特色,优化救治方法”是此行队员们坚定的信念。在经过培训后,队员们用最快的速度熟悉环境和流程,迅速了解患者病情。
在市公卫临床中心,市二院中医团队负责给新入院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施治,做到一人一策,中医药早期介入,全程干预。
一气呵成 开具23个中药处方——拼的是速度
医生连捷发现,虽然自己有去武汉的诊疗经验, 但是针对本次德尔塔变异病毒,需要的是更为精细化的诊疗方案。“作为一名党员,迎难而上是本色”连捷说。第一天晚上,他只睡了4个小时,反复琢磨患者的病情及诊疗方案。第二天,他一气呵成,开具了23个中药处方。做到国家中医专家组要求的“一人一策”,并且中汤药使用率达到100%。

“除了舌象、脉象,我们每天都会给患者一个症候群量化评分表,比如睡眠质量、情绪状态、口感情况等。然后根据不同症状,有的给汤药,有的口服中成药等。” 查房时,医生还会对每名患者进行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以便更好地进行中医辨证治疗。
连捷负责由33人组成的以普通型、轻型患者为主的c3病区,查房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快速下医嘱、开方……从早上7点到晚上9点,他整整工作了14个小时。
调动氛围 加快恢复——拼的是“激情”
每次进病区,市二院的中医们都会给患者一个大大的“赞”,鼓励患者积极治疗并早日康复,“别总坐着,谁会唱歌跳舞,展现一下,早点康复,你们不能难道就不想念庄河的大骨鸡吗?”在医生韩志强的调动下,病房的两名大学生,带着其他人跳起了舞。平日,他是位看到患者就“兴奋”的医生,自己的幽默,也把病房的气氛调动了起来。

除此之外,他也会亲自指导患者开展八段锦健身功法的训练。“八段锦运动强度不大,通过适当的运动,即能帮助他们舒缓情绪,又能强身健体,加快恢复,对他们来说是有益的。” 一套动作下来,他已全身是汗,防护镜里起了层雾气,讲起话来有些气喘……但为了引导大家学习中医传统功法,获得身心愉悦,他自己也乐在其中。

90后“实力担当” 意外收获“粉丝”
面对陌生环境和对病毒的畏惧,患者难免心有不安。这时候,燕博会着重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一进病区,如果看到患者情绪不稳定,她会立即跟他们进行交流。大家看到这位年轻医生,起初并不愿多说,但当他们得知燕博是位参与过武汉救治工作的“抗疫老兵”后,纷纷健谈了起来,竖起大拇指并表示新生力量不容小觑。“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患者安心接受治疗,也是我工作的重要内容。所以,不管患者有任何的问题,我都反复解答并安慰疏导他们。我也会把患者的基本情况、中医辨证治疗等情况向患者进行详细说明”燕博说。

“医生,什么是治未病,给我们讲讲中医其它知识,如穴位敷贴、耳穴按压……”
秉仁爱之心,施岐黄之术,很快,市二院的中医团队赢得了患者的认可。有的患者甚至变成“中医粉”,连连夸赞中医的博大精深。
“累”就一个字 但要对得起身上的白大褂

每次从病房出来,脱下隔离服,全身都会被汗水湿透,但他们却毫无怨言。即使回到了住处,他们的手机也是24小时保持开机并处在“响铃”状态,生怕开了震动,会错过任何一条关于患者的消息。“确实特别的累,但是,我是党员,我也是一名医生,只要穿上白大褂,我就要对得起肩上的这份使命。” 医生刘宁说,微信群里每一条患者的最新动态,每一条她都反复聆听,仔细记录并重点关注有基础病的患者,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特点和病情变化,有针对性地给患者调整方药,并选取咳嗽、鼻塞,味觉嗅觉减退的病人做中药穴位贴敷。

他们虽不能日日夜夜陪着患者,但却时时刻刻关心着患者的病情变化,心心念念盼望患者快速康复……春风化雨般的温暖,不离不弃的守护,面对病毒,市二院中医团队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特色优势,守护了患者健康,为打赢这场新冠保卫战贡献出自己的宝贵力量。请记住他们的名字
连捷——神经内科
刘宁——肿瘤科
燕博——内分泌科
韩志强——重症医学科
马文强——消化内科
苗静——心内科
崔晨 ——心内科
唐玲玲——感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