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医院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治能力,强化各部门和医护之间急救协调配合能力,优化、规范救治流程,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10月25日,医务部组织开展了接诊地震后群发伤应急急救演练。医务部、护理部、急诊内科、急诊外科、脊柱外科、创伤外科、普外科、神经外科、胸外科等多个科室参加演练。

院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演练,业务副院长马跃担任总指挥。各相关临床科室、职能科室做了充分准备,反复推敲,确保演练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协调有序。演练内容涵盖了对严重、复杂群发伤患者的急救综合调度、综合急救、紧急转运、绿色通道的开放、院内多学科协作诊疗能力等。
演练开始
13:30分,急诊科同时接诊地震后分别为心脏骤停、脾破裂失血性休克及胫腓骨开放性骨折、腰椎骨折、头部挫裂伤等5名群发伤患者。接到“120”接诊预警后,业务科室及职能科室迅速汇报患者伤情,马跃指示立即成立应急救治小组。急诊急救设备准备有序,救治小组成员反应迅速、及时就位、各司其责、争分夺秒、快速评估,由分诊护士按伤者病情轻重程度进行分区处置。
救治流程
争分夺秒 快速评估
配合默契 有效复苏




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对创伤患者展开伤情评估(ABCDE),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有效复苏。全体护士配合默契,按照规范救治流程采取有效通气、止血、包扎、固定、备血以及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等急救措施,并启用检查绿色通道,快速获取患者完整伤情信息。
紧密协作 二次评估
快速决策 抢救及时




急诊外科接到预警后,立即呼叫组织相关科室医护人员组成急救团队在急诊科等候。在接诊后,相关科室迅速评估、及时处置,待患者生命体征好转,对其进行详细查体、完善相关检查。再次评估并完成多学科联合会诊后,迅速制定治疗方案,完善术前准备,快速将患者安全转运至手术室行进一步治疗。
总结点评
演练结束后马跃对此次演练进行了总结和点评。她对此次应急演练给予充分肯定,指出此次应急演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仅模拟了地震后群发伤患者的急救过程,还切实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应急急救能力、反应速度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了对应急救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规范并完善了应急抢救制度和流程。马跃强调,要针对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和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发挥急诊科作为医院前沿和哨所的关卡作用。
通过此次演练,使医院医护对突发事件的协调配合能力、快速反应及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今后,医院将不断提升应急救治水平,持续推动医院急救能力高质量发展,更快、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