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医院动态

医院动态

春节 我们为您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2017-02-04 浏览量:

   假期,在医护人员的脑中只是一个被淡化了的名词,日历上的红色数字永远没有患者异常指标显得鲜亮入眼。疾病不会放假,为了人们的健康,他们总是默默地守护,倾尽全力、从未怠慢。

   春节假期,走进大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镜头中的很多人、很多画面,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然而这些工作中的常态,却让人倍感医者的神圣。

   镜头一
  
   很奇怪,小编几次来到医院都能见到他——手足外科医生郑加法,原来他为了让科室中的外地同事能回家过年,多值了几个班。这个年,他基本上就是在医院过的。

   提起这件事,科里的护士悄悄跟小编说,其实郑大夫家也在外地,不过是两位老人今年来大连过年而已,实际上,老人看自己儿子的次数还不如患者多。
 


 

   镜头二
     
   初二,骨三科副主任周长明来查房,查看4岁骨折小女孩恢复情况,并为其换药。从年三十至初六,除了初五家里有事,他每天都到医院看看病人。他告诉小编:过节期间来医院看病人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从当小大夫的时候,他每年都跟着吴汝舟教授和科主任到病房查房,基本所有重大节日都是这样度过的,他早习以为常。即使病房有值班医生,但是作为一名手术医生,哪怕有一个患者在院,他也习惯于到医院看看患者情况。
 


 

   镜头三
  
   参加工作四年的阎璐是心血管内科一名普通护士,这已经是她第二次值大年三十的夜班了。阎璐说:“过节了,病房的病人能比平时少一些,一共住着19位病人,其中有两名重患。”

   交接班后,更换液体、做心电图,每小时为重患监测生命体征一次,写重症记录,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耳边时不时传来鞭炮的响声,手机也不断收到同事朋友的拜年微信,办公室的桌子上破例摆满了过节的水果和饮料,家里的boss也送来了水饺,她说:大年夜的值班很幸福,在办公室守夜也别有一番滋味。
 


 

   镜头四
  
   初五,打开放射科办公室的门,一群“绿衣侠”正在低头干活,大家对小编的到来毫无察觉,扫描、打报告……一片热闹繁忙的景象。

   听到小编的招呼,大家对着镜头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但仍有人对小编“不理不睬”,依然专注地盯着电脑,原来她正在认真地对患者进行头部 CT扫描。
 


 

   镜头五
   
   正月初二,病房的开水炉坏了,水暖班接到报修电话,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查找原因。60多岁的市劳模、老党支部书记穆彬早上6点钟就从家里赶到医院,和水暖班的同志一起进行维修。采访中,他反复跟小编说:“炉子坏了患者就喝不上热水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多么朴实的一句话啊!这种踏实也是医院后勤人一直以来的工作作风。
 


 

   小编在采访中发现,这些医护工作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已经习惯了”,习惯了除夕夜出诊、抢救,习惯了过年不陪家人,习惯了护理病人时的辛苦。据统计,春节期间,一直坚守在岗位上的医护人员665人,行政后勤人员共74人,共为830名市民提供了健康服务。